商家称外卖大战月亏超万元,外卖市场该怎样进步?
在当前的外卖市场中,一场激烈的“补贴大战”正在上演,各大外卖平台为了抢占市场,纷纷推出了丰富的优惠政策。然而,许多商家却在这样的竞争中苦不堪言,甚至有人表示自己一个月的亏损超过了万元。究竟是什么缘故导致商家们叫苦不迭,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补贴大战,商家“吃亏”严重
根据最近的报道,某餐饮商家在6月里接到4158个外卖订单,营业额达到162,215.8元。但当扣除商家自身的补贴、外卖平台的佣金、配送服务费、房租、人力成本以及水电气等开支后,最终算下来利润竟然是-10,340.47元。也就是说,这家店忙碌了整整一个月,最终不仅没赚到钱,反而还倒贴了一万多元。
这样的损失让很多商家感到心灰意冷。他们不断在思索:这场外卖大战谁才是真正的赢家?显然,从眼前的情况来看,唯有平台、外卖骑手和消费者在“补贴”中尝到了甜头。可是,商家的付出和代价却让人忧心,这样下去,他们又怎样生存下去?
平台虽赢,但代价沉重
诚然,外卖平台在此经过中确实获得了相应的佣金和市场份额。以报道中的数据为例,某平台的佣金达到了8409.81元,配送服务费也为20919.86元,而消费者则享受到了实惠的餐饮价格。可难题在于,这种“赢家”的局面是可持续的吗?商家一旦无法支撑下去,最终也只能选择关门大吉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,如果餐饮行业整体降级,那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,长远来看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健壮进步。
是时候思索“内卷”与规制
当前这种激烈的“内卷”竞争让不少餐饮企业感到无奈。面对这种情形,如果商家不参与外卖平台的活动,可能会导致排名下滑、订单量减少;而一旦参与,又面临着血本无归的风险。这无疑让商家陷入了两难境地,但究竟该怎样应对?民族相关部门的介入是必须的。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后,三家主流平台开始表示会规范补贴行为,这无疑为商家带来了一丝希望。
当然,平台之间的竞争压力依然存在,推动良性竞争的同时,也需要关注餐饮企业的生存难题。商家的生活力与消费者的饮食质量息息相关,真正的竞争应该是通过提升服务、优化体验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,而非单纯拼价格。
未来的路在何方?
在这个外卖市场竞争加剧的时代,商家们的忧虑不是个案,而是整个行业的缩影。外卖平台在追求市场份额的同时,亦需考虑到商家的生存与进步。只有在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中,才能实现多方共赢,最终让消费者享受到高质量、高性价比的服务。
说到底,商家称外卖大战月亏超万元的现象,折射出当前外卖行业面临的复杂局面。未来,希望能有更多的规范和支持,让外卖市场朝着更加健壮、可持续的路线进步。毕竟,只有商家活得好,整个行业才能更有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