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举案齐眉”中的”案”到底指什么?
很多人看到”举案齐眉”这个成语时,都会好奇其中的”案”到底是什么意思。其实,”案”在这里指的是古代盛放食物的托盘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,讲述了东汉时期梁鸿和孟光这对夫妻相敬如宾的故事。孟光每次给梁鸿端饭时,都会把托盘举到和眉毛一样高的位置,以示尊敬。
为什么”案”会是托盘呢?在古代,”案”这个字确实有多种含义。它既可以指桌子(如书案、公案),也可以指文书(如档案、案卷),但在”举案齐眉”这个特定成语中,就是指用来端饭菜的托盘。这种托盘一般比较轻便,便于双手托举。
成语背后的感人故事
要真正领会”举案齐眉”的含义,我们必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。梁鸿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,家境贫寒但品德高尚。他的妻子孟光长得并不漂亮,但非常贤惠。两人结婚后,孟光每次给梁鸿送饭时,都会把托盘举到和眉毛齐平的高度,表达对丈夫的敬重。
这个故事展现了古代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美好关系。梁鸿虽然贫穷,但孟光从不嫌弃;孟光虽然相貌平平,但梁鸿看重的是她的品德。他们互相尊重、相濡以沫的情感,成为后世夫妻相处的典范。
现代人怎样使用这个成语?
在现代生活中,”举案齐眉”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。它主要用来形容夫妻之间互相尊重、和睦相处的情形。比如我们可以说:”这对老夫妻结婚五十年了,一直举案齐眉,是邻里羡慕的对象。”
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古典色彩,使用时要注意场合。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使用比较合适,日常口语中可能会显得过于文雅。另外,这个成语专指夫妻关系,不能用来形容其他类型的人际关系。
从”举案齐眉”看中华传统美德
“举案齐眉”不仅一个成语,更承载着中华民族重视家庭伦理的传统美德。它体现了夫妻间相互尊重的价格觉悟,这种觉悟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
在现代社会,夫妻关系面临各种挑战,”举案齐眉”所倡导的相互尊重、相敬如宾的态度,对于维系婚姻快乐仍然很有借鉴价格。或许我们不需要真的把托盘举到眉毛那么高,但保持对伴侣的尊重和体贴,却是婚姻长久快乐的秘诀。
小编归纳一下
现在你明白”举案齐眉的案什么意思”了吧?这个”案”就是古代用来端饭菜的托盘。通过这个成语,我们不仅能学到古代汉语的聪明,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中对夫妻关系的理想期待。下次看到这个成语时,相信你会想起梁鸿孟光这对模范夫妻的故事,也会更加珍惜自己生活中的亲密关系。